媒体聚焦

【新京报】青藏科考,寻找生命演化奥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展第一次青藏科考,这次科考的任务是阐明高原地质发展的历史及隆升的原因;分析高原隆起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改造的方向和途径。2000多名来自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了科考研究。

  2017年国家启动第二次青藏科考,持续5年以上。习近平总书记向科考队发去贺信,信中说,希望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让青藏高原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今年9月,新京报我们视频作为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七地层古生物专项2020年科考队的独家报道团队,跟随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的专家们一起见证了科考的整个过程,为科考系列科学传播打造示范效应。这是永利yl6776地层古生物科考和新媒体融合报道传播方式的首次探索创新。

  这次科考展示的只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一角,还有众多不同学科的科考团队在开展工作,新京报将持续关注。

  本次科考主要任务 

  8月30日至10月3日,科考队分别考察了色林错北双湖县多玛乡一带的晚古生代地层、尼玛县热觉茶卡一带的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尼玛县荣玛乡一带的奥陶纪、泥盆纪和二叠纪地层以及尼玛县文布乡一带的二叠纪地层沉积。地质考察以地层观测和地质(化石)采样为主。

  此次藏北羌塘地层古生物科考主要是围绕地球2亿年到4亿年之间生命演化的历程做深度分析,科学家在羌塘高原无人区踏勘二叠纪、三叠纪等地层寻找相关化石来解读地球生命演化的奥秘。

  青藏高原是打开地球动力学的钥匙,而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是世界科学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这对于研究地球历史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要找到地球历史演化的奥秘,化石便是密码。

  参与本次科考人员 

  张以春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队长)

  张 华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队长)

  郄文昆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罗 茂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郑全锋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袁东勋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高 彪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后

  乔 枫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

  徐海鹏 南京大学博士生

  琚 琦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生

  新京报我们视频报道组 5人

  中国联通卫星信号保障工程师 2人

  藏族司机和厨师后勤保障团队 8人

  1

  9月5日科考队从拉萨前往纳木错地区 

  科考队途经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山脚时停了下来。张以春一直关注着雪山下的那片特殊的地层:拉萨地块最老的地层,它属于念青唐古拉群。

  张以春介绍,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7162米,这片山体有很多花岗岩脉,研究认为年龄大概在6.4亿年到7.4亿年,说明念青唐古拉群的时代至少是比7.4亿年还老,通过科学家仔细研究做工作,大概限定念青唐古拉群的年龄在8亿年左右,非常古老。

  2

  9月7日科考队来到色林错地区 

  张以春介绍,色林错东岸有两个著名的盆地:伦坡拉盆地和尼玛盆地。这两个盆地是近几年研究青藏高原隆升非常关键的地区。

  在南羌塘地区,一个由灰岩的沉积构成的山坡特别显眼。张以春介绍,岩石的名字叫做色哇组,1976年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文世宣在执行第一次青藏科考任务时发现的,并命名为色哇组。他当时从伦坡拉盆地以北,一直到色哇地区,发现了这套浅海相的地层。

  3

  9月15日科考队来到藏北无人区 

  该地是此次科考地点最偏远的地带。在这个区域,张华找到了2亿多年前的古植物化石,一片风化后的华夏植物群典型代表——大羽羊齿类化石,有一颗化石显示出了植物的茎干。张华说,这证明这个地区当时跟华南很像,说明两亿年前这个区域位于暖热地区。

  科考队员还发现一片2.5亿年前的腐殖煤。郑全峰说,由此可判断这个地方以前是河流跟海洋刚好交汇的地方,而且还是一片森林。

  4

  9月28日科考队来到文布乡南村 

  此行最后一个重点科考点。在这里,科考队员们采集到了腕足类化石。徐海鹏说,腕足类化石的特点有一些网格纹饰,呈现同心状。它的特征就是具有非常好的古地理指示意义,在远古时期,这里应该是在南半球高纬度比较寒冷的地区。

  郑全锋也补充说,这个地方发现了冰海沉积相岩石,通过分析,可以推断,文布乡所在区域在2.8亿年前左右位于南半球中高纬度,且被冰川覆盖,就像如今的南极洲大陆。

  5

  10月2日科考队来到藏南地区 

  在昂仁县朗措湖北岸,张以春介绍说,这里大概是新特提斯洋闭合的位置,它是整个青藏高原最晚闭合的洋盆。

  科考队考察了日喀则弧前盆地。张以春说,一般认为新特提斯洋盆俯冲,正好把蛇绿岩洋壳抬起,在冈底斯弧前形成一个盆,很多物质往里填充,这便是沉积。

  所以通过研究弧前盆地的沉积变化、结构,可以知道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之前,当时的环境、地层情况等等,非常有价值。

  在西藏科考工作的36天里,科考队大部分时间都在无人区的营地里和采样的山上度过,或许很多人心中提到西藏想到的都是壮美的雪域高原风光,但实际上因为工作,队员们更多的是要克服高原无人区艰苦的环境和条件,有时候美景就在身边也无心欣赏。在帐篷里睡觉的每一个晚上都得伴着怒吼的狂风入眠,难度可想而知。在无人区生活工作还要警惕熊、野牦牛等危险性极高的野生动物,以及克服无人区里长期不能洗头的问题等。

  1 饮用水不够 雪山融水凑 

  营地首先要选择有水的地方。虽然科考队从拉萨带了十几箱矿泉水,但是要保证全队25个人近10天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这些从外面带进来的矿泉水明显不够,所以营地附近一定要有干净到可以烧开就可以直饮的水源。因为羌塘无人区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无人区内的雪山为在这里生活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加上没有污染,科考队看到的溪流干净程度都是肉眼可见的清澈见底。

  但是营地的选择不是有水就行,还需要地面平坦开阔、尽量远离野生动物,尤其是像藏羚羊藏野驴这样的野生动物;更要避免有狼和熊这类“捕食者”出没;还要尽量避风,因为在无人区感受最真切的就是,站在四周无遮挡的地方经常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风吹到“怀疑人生”。

  在四处查看之后,最终营地选在了玛依岗日雪山冰雪融水汇集的一条溪流上游的岸边,溪流两侧还有高山的一个出口处。溪流对岸就是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保护站,这里住着几个无人区内屈指可数的“居民”,他们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

  2 热水限时供 洗头成奢侈 

  由于无人区昼夜温差很大,冰雪融水在一天的时间里流量大小也有明显的变化,所以每天取水都要在中午和下午这段温度比较高、水流量相对比较大的时间段。

  队员们需要在河流里提前找到水流相对平缓的水坑,如果没有就只能徒手挖,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方便用瓢舀水,并且水坑附近的水流相对平缓,沉淀过后的水也更加干净。

  水桶装满后要抬去营地供大家使用。看似没什么难度的工作在高原上却非常耗费体力,50米左右的路两个人大概需要三四次才能把一桶水抬回营地,回到营地放下水桶还要喘上好一会儿才能继续下一趟。

  因此大家也格外珍惜用水,因为天气寒冷,平时洗漱都要使用热水,但是烧水只能煤气罐,所以热水也是限量限时供应。洗头在这里成了奢侈,如果实在无法忍受也可以洗,但无法像在家里那般畅快,并且一边洗一边还要吹着无人区的风沙,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感冒,所以为了工作,很多人就宁可忍着也不洗。

  3 防风防野兽 难睡安稳觉 

  安扎帐篷的时候,好几次帐篷被无人区的狂风吹跑,所以最关键的是要扎得牢固,帐篷周边得用大石头压实。晚上睡觉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夜里狂风呼啸,想好好睡个觉是不太可能的事。按科考队员高彪的说法,“巨大的声音不仅仅是影响睡眠的问题,而是会造成一种不安。你会觉得自己处在危险当中,随时会被风刮走那种感觉。”

  在无人区的每个清晨,起床都是一场意志力的考验,没点决心还真起不来。无人区昼夜温差比较大,凌晨到清晨太阳出来之前温度都在零摄氏度以下。虽然很多队员准备了热水袋之类的取暖物品,但难敌刺骨的寒冷。在无人区宿营的第一个清晨,很多队员困到睁不开眼,冷到打不开帐篷的门。最有意思的是,在帐篷外晾晒的袜子和毛巾冻得硬邦邦的,如同木棍。

  科考队长张以春说:“对于搞地质的来说,这种生活是常态,很多队员都是第一次来这么艰苦的地方,但是大家都坚持每天早起然后外出采集化石和岩样。”

  在无人区宿营起,科考队员每夜都会听到狂吠声,这个时间或早或晚,但这些狗没有一个晚上“安生过”。队员们起初都很好奇,有几次在帐篷里明显感觉狗已经走到营地里吠。

  后来,随队的藏族司机找到了答案,白天的时候他们在不远的山上看到了明显的熊掌印,再根据旁边野保站队员的经验,狗应该是在晚上发觉有熊或者其他野生动物向营地的方向靠近,才会警觉地狂吠起来。

  新京报记者 封丽 蒋鹏峰 吕文君 王金淼 黄文佳 靳晴 李家桐 王淼 何承琼 实习生 宋雨萌

    来源: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20-12/08/content_794311.htm?div=3

版权所有 © 永利yl6776 苏ICP备05004321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4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  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政编码:210008
联系电话:025-83367159 电子邮箱:office@njbas.ac.cn

南京分院
微信公众号